首頁 > 行業資訊 > 健康促進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健康促進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時間:2016-11-24 15:09:12 來源:解放日報 瀏覽次數:

  

  11月21日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在滬開幕。世界衛生組織190多個成員的政府高官、國際組織高級官員和健康促進領域專家以及100多個中國健康城市市長濟濟一堂,為了“人人享有健康,一切為了健康”,共論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既是高大上的國家行動和人類發展策略,同時也與我們每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比如,一樣每天都不可少的東西:鹽。

  攝入過多鹽分對健康的危害眾所周知。世衛組織推薦的每天攝入量是6克。對一些口味較重的人而言,要自覺控制實屬不易,為家人烹調三餐的主婦也頗費思量。為了讓“6克”更直觀,上海健康促進委員會多年前發送給每戶居民一件禮物——控鹽勺。小小一把勺子,所費不多,卻讓主婦們有了一份保障家人健康的擔當。

  但控制過量鹽分攝入,不僅是主婦燒菜少放鹽。單位食堂的大師傅有沒有這個意識?經營餐館的老板是否費心思在美味與健康間平衡?進一步說,一包餅干、一塊面包,生產企業是不是要明確注明鹽分含量?要知道,餅干面包等食物雖然嘗上去可能一點不咸,其中的鹽分卻不少。假設一包餅干含鹽3克,如果不在包裝上明確標示,加上其他飲食中的鹽分,恐怕消費者不知不覺就攝入了過量的鹽。

  可見,健康促進不僅僅是自己和家人的事情,工作單位、生產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一份責任。

  再說一樣司空見慣的東西:助動車。筆者近日采訪某位公共衛生專家,老教授不無惋惜地說起,上世紀九十年代本市為了緩解城市規模擴大造成的通勤不便,曾一度推行優惠購買使用助動車的政策。此舉當時就引起爭議,一些專家擔憂助動車使用燃油,可能增加空氣污染排放,還會帶來噪聲擾民、交通事故增加的負面影響。20年后,從如今大街小巷助動車泛濫的實情來看,當年專家的擔憂不無道理。好在本市早就取消了助動車優惠政策,轉而加大力度發展公共交通。

  顯然,健康促進事業,衛生之外的政府部門也責無旁貸。出臺有關民生政策時,不能僅考慮解決目前問題的需要,還要放眼長遠,尤其得從是否對健康有影響的角度多加斟酌考量,“將健康納入萬策”。

  建設健康城市,需要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所謂大,是指整個政府乃至全社會。健康是所有人的共同利益,需要所有人一起促進。

极品校花系统在线观看_极品少妇高潮嗷嗷叫_最新国产制服丝袜在线视频区_有没有可以免费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