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資訊 > 執業藥師短缺狀況緩解 人工智能或將當道

執業藥師短缺狀況緩解 人工智能或將當道

時間:2018-03-28  來源:21世紀藥店 瀏覽次數:

  

昨日,一則“無人藥店”開業的消息在朋友圈炸開了鍋。據科技日報報道,本月已有無人藥店率先在山東進行試點。

該無人藥店最大的亮點在于藥師機器人的配備,據悉,該機器人相當于一個有10年經驗的藥師,可以通過患者咨詢進行診斷,并給出用藥建議,患者直接取藥移動支付即可。機器人提供藥方都是非處方藥,如果對于處方藥會根據相關的規定,請醫院醫生認定后再進行售賣。

執業藥師短缺狀況緩解 人工智能或將當道

無獨有偶,據了解,平安好醫生推出的“智能藥柜”日前正在內測階段。不同于此前的售藥機器人,這款“智能藥柜”亮點在于設置了“24小時問診室”,實現一邊問診開方一邊取藥的功能。

平安好醫生推出的“智能藥柜”

行業人士擔心:人工智能系統帶來的沖擊潮或將到來。實際上,這種擔心并不無道理。目前在國內部分醫院,已開始應用AI審方系統,其審方速度甚至可以達到每秒審核2000張處方!而且在基于藥品說明書等“剛性”指標識別方面,出錯率幾乎可以用零來形容。可以預見在不久的未來,類似的智能審方系統必然會進入藥店。這對執業藥師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執業藥師的短缺狀況正在大大緩解。

截止2017年底,全國通過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總人數累計達到95.36萬人,離百萬人大關僅一步之遙。據《2016年度食品藥品監管統計年報》,截止2016年11月底,全國共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46萬余家,其中藥店門店數量44.7萬多家。

隨著醫改進程的深入,特別是分級診療推行、基層醫療機構零加成制度、藥品流通市場監管趨嚴等因素的影響,結合藥店密度,可以判斷藥店門店的數量不會再有大的增長空間、甚至會趨于下降。

一直積極布局醫療領域的阿里健康也于前不久宣布推出“共享藥師”,面向社會藥店從阿里平臺開放第三方藥師在線咨詢服務——線下藥店在自身藥師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第三方在線平臺,為消費者提供遠程藥事咨詢服務。

雖然這是行外人士野心勃勃的又一顛覆行動,并且沒得到監管部門的政策認可,但是以其實力和影響力,后續發展空間頗值得想象,這進一步加劇了對執業藥師價值貶值的擔憂。

藥師價值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面對前有“機器人藥師”開方售藥,后有“智能藥柜”24小時問診服務,執業藥師這一職業還有前途嗎?別慌,讓我們先看一組新聞:

近期廣東等地多家醫院開設藥學門診,市民可掛號請院內藥師提供精準用藥服務。而網紅、號稱“中國第一藥師”的冀連梅日前辭職,創辦了國內第一家“藥師集團”。此前冀連梅開辦的微信公眾號“問藥師”上,已經有大量付費用戶進行用藥問診,甚至她還開設了收費的語音直播課程,目前已經開了20余節課,最多的一節課竟有12000+聽眾在線收聽!

由此可見,雖然我國老百姓的健康理念仍有待提高、用藥知識比較匱乏,但是在引導、宣傳得力的情況下,藥師展示自身價值的潛力還是有很大空間的。

雖然醫院的藥師與藥店的藥師有著概念上的諸多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兩者在藥學修為上應該相差不遠。那么,為何兩者間的差異又如此明顯呢?

其實深入了解情況后不難發現,除了醫院藥師有著“醫生”這層形式上的身份外,對老百姓最直觀的價值就在于“臨床”二字,這短短兩個字凸現的是藥師對病情的深入了解和對治療方案的全面掌握。

正是基于“精藥懂醫”,臨床藥師們才能防止重復用藥、用藥拮抗、及時發現和處理藥源性疾病、甚至分析患者藥物基因檢測、血藥濃度監測結果,并據此調整患者用藥方案等。

其實以上工作,藥店藥師如果多了解顧客病情,也是能夠及時發現和進行處理的。即便是未來AI當道,智能審方系統高度進步的時候,對顧客病情的綜合掌握仍離不了人工的判斷。特別是當情況復雜或病人情況沒有提供完整時,電腦是無法保證決策絕對精確的,唯有靠有經驗的真人藥師從對話、交流和察言觀色中發現問題。

可惜的是,目前藥店藥師無存在感的尷尬境地完全是由于機制的原因造成的。具體原因無非是利益驅動、銷售指標考核,而非合理用藥考核。最終結果就是,藥店的藥師非但不能把好顧客用藥關,反而成了以高毛利次等藥、“神藥”替代優質品牌良藥的終端攔截手。如此一來被顧客無視是必然結果。

在即將進行的政府機構新一輪改革中,國家醫療保障局全新亮相。這一負責統籌醫療、醫保、醫藥的機構職能集中,權力強大。希望執業藥師在為醫保把關、實現合理用藥方面的作用得到新醫保局的充分認識和認可,并在組織架構、運行機制、購買服務方面實現突破,讓執業藥師的作用真正得到發揮。

极品校花系统在线观看_极品少妇高潮嗷嗷叫_最新国产制服丝袜在线视频区_有没有可以免费看的